我們知道正確的波的物理定義是:振動在物體中的傳遞形成波。這樣波的形成必須有兩個條件:一是振動源,二是傳播介質。波的分類一般有如下幾種:一是根據(jù)振動方向和傳播方向來分類。當振動方向與傳播方向垂直時,稱為橫波。當振動方向與傳播方向一致時,稱為縱波。二是根據(jù)頻率分類,我們知道人耳敏感的聽覺范圍是20HZ-20000HZ,所以在這個范圍之內(nèi)的波叫做聲波。低于這個范圍的波叫做次聲波,超過這個范圍的波叫超聲波。 波在物體里傳播,主要有以下的參數(shù):一是速度V,二是頻率F,三是波長λ。三者之間的關系如下:V=F.λ。波在同一種物質中傳播的速度是一定的,所以頻率不同,波長也就不同。另外,還需要考慮的一點就是波在物體里傳播始終都存在著衰減,傳播的距離越遠,能量衰減也就越厲害,這在超聲波加工中也屬于考慮范圍。 1、超聲波在塑料加工中的應用原理: 塑料加工中所用的超聲波,現(xiàn)有的幾種工作頻率有15KHZ,18KHZ,20KHZ,40KHZ。其原理是利用縱波的波峰位傳遞振幅到塑料件的縫隙,在加壓的情況下,使兩個塑料件或其它件與塑料件接觸部位的分子相互撞擊產(chǎn)生融化,使接觸位塑料熔合,達到加工目的。 2、超聲波焊機的組成部分和原理 超聲波焊接機主要由如下幾個部分組成:發(fā)生器、氣動部分、程序控制部分,換能器部分。 發(fā)生器主要作用是將工頻50HZ的電源利用電子線路轉化成高頻(例如20KHZ)的高壓電波。 氣動部分主要作用是在加工過程中完成加壓、保壓等壓力工作需要。 程序控制部分控制整部機器的工作流程,做到一致的加工效果。 換能器部分是將發(fā)生器產(chǎn)生的高壓電波轉換成機械振動,經(jīng)過傳遞、放大、達到加工表面。 現(xiàn)在國內(nèi)應用較多的發(fā)生器一般有兩種:一種是以美國BRANSON公司為代表,所采用的橋式功放電路,保護電路采用相位保護,工作頻率一般為20KHZ。其優(yōu)點是電轉換效率高,缺點是頻率調節(jié)電感調節(jié)范圍窄,頻率跟蹤性能較差。另一個缺點是功率不可能做得很大,最大也就是3KW左右;另一種是臺灣型機器,普遍采用B類功放、過流保護、橋式反饋。優(yōu)點是功率可以做得較大(如4.2KW),頻率跟蹤性能好,大功率情況下一般采用15KHZ的工作頻率。缺點是電轉化效率較低,15KHZ的工作頻率是人耳所能聽到的,反映出噪聲較大;另外還有瑞士、德國、日本的采用頻率自動跟蹤技術的機器。因其價格較高,國內(nèi)并不常見。 換能器部分由三部分組成:換能器(TRANSDUCER);增幅器(又稱二級桿、變幅桿,BOOSTER);焊頭(又稱焊模,HORN或SONTRODE)。 ①換能器(TRANSDUCER):換能器的作用是將電信號轉換成機械振動信號。將電信號轉換成機械振動信號有兩種物理效應可以應用。 A:磁致伸縮效應。 B:壓電效應的反效應。磁致伸縮效應在早期的超聲波應用中較常使用,其優(yōu)點是可做的功率容量大;缺點是轉化效率低,制作難度大,難于大批量工業(yè)生產(chǎn)。自從朗之萬壓電陶瓷換能器的發(fā)明,使壓電效應反效應的應用得以廣泛采納。壓電陶瓷換能器具有轉換效率高,大批量生產(chǎn)等優(yōu)點,缺點是制作的功率容量偏小?,F(xiàn)有的超聲波機器一般都采用壓電陶瓷換能器。壓電陶瓷換能器是用兩個金屬的前后負載塊將壓電陶瓷夾在中間,通過螺桿緊密連接而制成的。通常的換能器輸出的振幅為10μm左右。 ②變幅桿(BOOSTER):變幅桿本身就是一條金屬柱,通過形狀的設計,可以將換能器傳遞過來的振幅進行放大,達到加工塑料件所需能量振幅,相當于加熱的溫度,如我們常用的ABS、AS塑料所需的加工振幅為20μm左右;尼龍、聚丙稀所需的加工振幅為50μm左右。 ③焊頭(HORN):焊頭的作用是對于特定的塑料件制作,符合塑料件的形狀、加工范圍等要求。 換能器、變幅桿、焊頭均設計為所工作的超聲頻率的半波長,所以它們的尺寸和形狀均要經(jīng)過特別的設計;任何的改動均可能引致頻率、加工效果的改變,它們需專業(yè)制作。耐用根據(jù)所采用的材料不同,尺寸也會有所不同。適合做超聲波換能器、變幅桿和焊頭的材料有:鈦合金、鋁合金、合金鋼等。由于超聲波是不停地以20KHZ左右高頻振動的,所以材料的要求非常高,并不是普通的材料所能承受的。